【乡村振兴看发展】麦积区新阳镇葡萄迎来“双节”产销旺季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宋倩倩 任泽瑄)随着国庆、中秋“双节”临近,麦积区新阳镇葡萄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喜人局面。作为麦积区的葡萄主产镇,新阳镇通过“冷库仓储保销售、良种培育提品质、设施园区强根基”三维发力模式,让小葡萄成为带动农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在新阳镇胡大村的2500吨气调库,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正有序地对刚从冷库取出的葡萄进行分拣、打包、装车,准备发往福建、广东、上海等地市场。“目前葡萄储存量达30多万斤,预计中秋前可基本售罄。”该气调库负责人胡建国介绍,“气调库保鲜有效延长了销售期,实现了错峰销售和稳定收益。”
据胡大村党委副书记胡文奎介绍,这座气调库是麦积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扶贫配套项目,虽建在胡大村,却服务于新阳全镇果农,常年存放葡萄、苹果、梨、核桃等果品。“有了冷库,葡萄再也不怕‘保鲜期短、销售期窄’,错峰上市还能卖个好价钱,果农的收益稳稳的。”
如果说气调库是葡萄产业的“后端保障”,那位于新阳镇赵家庄村的麦积区葡萄设施标准化栽培示范园便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端引擎”。这座占地21亩的示范园由麦积区丰农园农民专业合作社、天一庄园、南皋家庭农场联合组建。聚焦葡萄新品种引进与农业技术推广,既是“产学研”融合的孵化基地,也成为了引领葡萄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核心阵地。
“2022年开始栽植树苗,最初引进20个品种,经过三四年筛选,淘汰无香味品种后还剩16个。”该示范园负责人何自义介绍,目前园内培育的紫甜无核、妮娜皇后、阳光玫瑰等晚熟品种,不仅熟期配套、颜色丰富,更是填补了当地晚熟葡萄市场空白,凭借高品质赢得了消费者青睐。园区全面推广Y形架、平棚架等高光效架形,配备水肥一体化、微喷降温设备,实现栽培环节标准化、精细化。同时,园区还定期聘请农科院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让果农在家门口就能学到先进的葡萄种植技术,已成为带动周边果农提升种植水平、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的核心示范基地。
据了解,目前,新阳镇葡萄种植总面积1.2万亩,年产量约2.4万吨,年产值约2.16亿元。今后,该镇将继续围绕“品种更新、科学种植”稳步推进葡萄产业,进一步整合“培育-种植-仓储-销售”全链条资源,不断提升产业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葡萄产业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甜蜜动能”。【编辑 姚苗】